三坐标测量机如何测量更准确
检测过程中,当发现同一个程序、同一个零件或者特征的多次检测数据差别较大,不同操作者输出结果不一致,或者测量结果与真实装配状态不一致时,那就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检查和分析,以正确快速的找到原因,摒除质检风险。
选择合适的测量和评价方法。测量方法的问题是造成测量重复性及测量精度问题的原因。通常,我们采用“包容原则”测量特征,即尽量使测点均匀的分布于全特征的面积,但因为零件的特殊性,无法满足这个要求时,就使测量的结果出现很大的误差或者重复性非常差。如:测量小于1/4圆或圆弧、测量以一端圆柱为基准的另一端圆柱的同轴度或跳动、长方形平面的垂直度或平行度、短圆锥台截圆的直径等等。这些元素的测量如果只是单纯用简单的元素测量方法,就会出现检测结果和重复性特别差的现象。遇到这些情况时,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,海克斯康三坐标,转换测量方法或测量基准及测量要求,选择稳定、正确的测量方法,达到测量结果真正反映零件误差的目的;必要时,还是要与服务部门沟通分析测量用途,以选择合适的方法。
计算方法采用7参数坐标变换法。由于点云不存在扭曲和缩放,因此点云坐标转换为刚体变换,缩放因子为1,其他6参数包括3个角度转换量、3个坐标平移量。
设两个测站点云集合P={pi}, Q={qi},i=1,2,···,N,以式(1) 为目标函数采用下限值二乘法计算得到R和T的解答,使得f(R,T) 达到下限
式中,R表示旋转矩阵;T表示平移矩阵。
2.2基于面的ICP准确匹配
为了解决ICP算法效率问题,提高算法准确度,首先对点云按下列步骤进行预处理:
(1)对测站点云包围盒按某初始边长均匀划分为立方体栅格。
(2)遍历每一个立方体栅格,将其内的点云采用下限值二乘法拟合成平面。
(3)若拟合的平面的标准偏差小于阈值,则对立方体栅格内的点云计算重心点,记录重心点的坐标和所拟合平面的法向量。
(4)否则,立方体栅格内的点云的点个数大于阈值,且立方体栅格边长大于规定晓得边长,则将该立方体栅格继续均匀细分为8个小立方体栅格,海克斯康三坐标置换,重复步骤(2)。
(5)全部立方体栅格处理完毕,产生了由含平面法向量的重心点构成的新点集。
首先按照初始边长为1m划分立体空间块,按照上述步骤对各测站内点云进行预处理,设定方块平面拟合标准偏差阈值为2cm,方块内少点个数设为100,下限边设为20cm。
在粗拼接提供了初始配准矩阵的前提下,对预处理后的点云采用点到切平面的ICP算法[13]进行测块内多站自动准确拼接。设经上述处理后两测站新点集为P'、Q',则目标函数为式(2),求R'和T'的解答,使得f(R',海克斯康三坐标校准,T') 达到下限
式中,海克斯康三坐标改造,R'为旋转矩阵;T'为平移矩阵;qi为Q'中的点;pi为P'中的点;Hpi为pi对应的切平面;D(R'qi+T',Hpi)为点qi到切平面Hqi的距离。
重庆欣晟泰提供,欢迎来电垂询
您好,欢迎莅临礼智鑫,欢迎咨询...
![]() 触屏版二维码 |